縣長行腳

林縣長會勘「打石文化園區」 將爭取經費協助龍騰古道修復

相關圖片1-林縣長會勘「打石文化園區」  將爭取經費協助龍騰古道修復
國姓鄉北港溪為早期客家先民打石、取石的場所,當地在客家事務委員會、縣府協助下打造「打石文化園區」,目前已進入第3期工程規劃。縣長林明溱5月14日偕同國姓鄉長丘埔生、第三河川局長楊人傑前往會勘,期盼協助該園區解決聯外道路拓寬及路基掏空問題,並由縣府爭取經費修建龍騰古道、停車場等建設。 林縣長表示,「打石」是國姓鄉客家人重要的文化資產,打石文化園區保留客家傳統文化與歷史,與北港溫泉、糯米橋等連成一觀光軸線。此次會勘主要了解位於投84線港門橋旁的聯外道路設置低水護岸保護路基、停車場與廁所設置、古道修復及道路拓寬等問題,縣府將一一協助解決。 林縣長指出,聯外道路路基部分將由三河局持續協助,停車場、廁所及古道則由文化局、觀光處分別向客委會、觀光局等中央單位爭取經費設置與改善,縣府也將協助道路拓寬問題,也盼在丘鄉長帶領下,鄉公所持續推動打石文化園區的發展,讓打石文化園區成為探訪客家文化的優質景點。 國姓鄉北港村埔尾山區早期出產砂岩石,不僅是縣定古蹟橋樑糯米橋的建材來源,居民也靠打石維持生計,發展出縣內獨特的打石產業。為紀念這段歷史,不僅當地組成打石文化協會,縣府文化局也規劃推動打石文化園區,已完成第1、2期工程,目前由客委會協助規劃第3期工程,相關規劃與硬體建設都已有初步藍圖。 園區1、2期工程完成多年,園區內綠意盎然,設有打石文物及台灣燈會巨龍花燈,是踏青健行的好去處。但從投84線港門橋旁進入園區的南端入口約3百公尺道路,經常受北港溪水患沖刷道路而泥濘不堪,目前雖已鋪設碎石路面並由三河局設置低水護岸保護路基,但部分路基仍有沖刷之虞。三河局楊局長會勘後,當場表示將持續協助解決路基掏空問題。 另園區內全長1公里的「龍騰步道」相傳是鄭成功部將劉國軒屯兵駐守國姓時所開闢,並留下讚頌當地風景秀麗的詩碑,歷經多次颱風豪雨導致土石崩落,約有100公尺待修復,林縣長會勘時步行於步道上,直呼古色古香,若未能修復毀壞路段,步道過短實屬可惜,當場責成觀光處向觀光局爭取經費修復。 對於園區內的設置,林縣長除指示文化局、工務處協助停車場、廁所設置與道路拓寬等事宜外,也建議應充實打石文化文物,並減少鐵皮建物的使用,以彰顯文化園區的傳統特色,期盼在各界共同努力下,打造充滿客家文化特色的景點。
相關圖片2-林縣長會勘「打石文化園區」  將爭取經費協助龍騰古道修復